開學第一天,兩個沒睡飽也還沒吃完早餐的小孩,笑不出來
(雖然媽媽開學前兩週就開始調作息了!)
今年,阿弟如全家的願沒考過學區的英文測驗,可以到家門口的小學唸免費的 pre-K, 每天三小時.全班不是不講英文的,就是低收入戶的孩子,所以是免費的(把拔的優先考慮),加上和姊姊是同一個學校(媽媽 prefer 的),所以當然念了.
(媽媽我有盤算著明年要他回去唸私立的 kindergarten, 這樣可以不用在學校太久英文聽太多,上小以前先把中文底子打好!)
外婆去英國幫舅舅照顧小 baby 了,好在在外公的全力協助下,可以大致有以下完美作息規劃 (只是規劃!執行率還在努力中):
時間 |
媽媽 |
曦昀 |
把拔 |
外公 |
4:00 - 5:00 am |
早起工作 |
睡 |
睡 |
睡 |
5:00 - 7:00 am |
繼續工作 |
繼續睡 |
繼續睡 |
早起準備三餐和全家人一天的水果 |
7:00 - 7:25 am |
把孩子挖起 餐桌上跟小朋友念 Bible 幫阿弟複習唐詩識字 (小朋友吃早餐坐在爸爸腿上,不會亂跑,較好控制) |
吃早餐 |
吃早餐 |
運動 |
7:25 - 7:30 am |
繼續慌亂緊張和曦曦一起恩威並施幫阿弟複習唐詩 |
唸唐詩 |
梳洗 |
運動 |
7:30 - 7:45 am |
梳洗 |
上學 |
送孩子上學 |
運動 |
7:45 am to 2:30 pm |
上班 |
阿弟 10:50 下課 玩樂 |
上班 |
自由活動,擦地板,洗衣服,接阿弟,阿弟陪玩 |
2:30 - 3:00 pm |
陪阿弟念書玩樂 |
曦:上學 昀:玩樂 |
上班 |
三點接姊姊放學 |
3:00 - 3:30 pm |
陪姐弟唸書玩樂 |
媽媽唸書 |
上班 |
自由活動 |
3:30 - 5:00 pm |
教曦曦數學國語,有空擠英文唸一唸 |
曦:唸書 昀:玩樂 |
上班 |
自由活動 |
5:00 - 6:00 pm |
運動健身 (three times/ week day) |
曦:自己寫作業,念書弟弟聽 昀:玩樂 |
5: 30 前到家陪玩 |
準備晚餐 |
6:00 - 6:30 pm |
洗澡 |
洗澡 |
洗澡 |
洗澡 |
6:30 - 7:15 pm |
晚餐 |
晚餐 |
晚餐 |
晚餐 |
7:15 - 8:30 pm |
陪嘻曦練琴 |
曦:練琴 昀:玩樂 |
陪阿弟 |
自由活動 |
8:30 pm - |
睡覺 +失眠 |
睡覺 |
睡覺 自由活動 |
睡覺 |
媽媽工作
這學期我把早上工作的時間往前移一個小時,為的是可以下午早一點回家陪姐弟,因為外婆在英國,所以課後班由媽媽接手 (當然是我,不然還是把拔嗎???雖然我也在思考,比起很多把拔,我們家的是很早就可以下班到家的,晚餐前這段時間他不可以負責課後學習嗎? 為什麼他下班就是跟孩子玩樂? 我下班就是緊張地負責孩子的學習??)
不過我下午一星期只少有兩天是要五點才能走,這兩天下午,曦曦我就是通常把作業發配下去,像是寫國字,數學運算,中英文生詞複習交代她自己寫,通常她可以乖乖的自己寫;另外,阿弟現在每天從學校帶一本書回家要跟父母一起唸,這些書很簡單,大概是他們一兩歲時我唸給那們的書,我把這個工作就盡量交給曦曦,讓曦曦有機會練習閱讀,阿弟就算媽媽下午不在家,也可以完成作業.
阿弟這樣一頁簡單的作業,曦曦應該可以完全搞定.長姐如母,可以就請曦曦簽名嗎?
孩子接送
我們家離小學只有半個 block, 早上把拔走路送他們去上學後回來再去上班都不會遲到.這學校有七百多個學生,但因為所有學生都住在 2mile 以內,所以沒有沒有孩子可以搭校車,上下學的交通相當擁擠,只有我們這種住得近用走路的,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到校離校.而且從我們家過馬路去學校,有導護婆婆指揮交通 (據把拔說導護婆婆記憶驚人,幾乎一半以上的孩子名字都叫得出來!).
開學第一天全家都一起上學,接下來早上送通常是把拔負責,媽媽負責星期五一天
時間就是金錢,這樣想起來我們這房子真有百萬身價 (所以對它的一切不滿一筆勾銷)!
阿弟早上 10:50 放學
通常都是外公走路去接
早上上學的交通我通常沒有親眼目睹,但是下午的就讓我覺得覺得很誇張了,小學三點放學,但是兩點半之前,學校出來左右兩個方向就已經排了一個街長的車,有家長已經在車子裡等了,德州到九月還是很容易到 upper 90s, 在車子裡等半小時,不是要開冷氣耗油,就是會熱到中暑.我們就很幸運了,外公通常早 10 - 15 分鐘去接, 3:05 前就以接曦曦到家
曦曦的小一老師,非常認真,非常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有關小學
這個小學不是學區的排名第一,但是卻應該是最 diverse 的,全校總共有來自四十多個的國家的孩子,亞洲人佔了 20%, 曦曦班上二十個小朋友有兩個韓國女生,開學一星期後才發現班上還有另一個小男生會講中文 (她說那男生的腔調跟她不一樣,一開始她沒聽懂);另外有一個非裔.阿弟也在第二週上學在班上找到說中文的夥伴,兩個小男生會一起用樂高蓋警察局.根據媽媽一次去班上,他倆難兄難弟是形影不離,緊緊相依.
姊姊上學
姊姊在學校大致良好,數學方面,媽媽立刻發現學校教的對她太簡單,不想讓她數學時間太無聊,問老師可不可以我們自己準備些練習給他在學校做 (這樣媽媽的課後班只要負責新的進度),或著讓她當小老師.後來她在學校做過幾次家裡帶去的數學,但大部份時間是負責教同學,這樣也好,教學相長,延伸出來的經驗,還可以應用到回家教阿弟.
閱讀方面,據曦曦自己說在班上她是唯一一個什麼 red level , 就是最高級,我看她老師 share 給家長的一個 iPad 閱讀紀錄,她目前也是在一年級升二年級的程度.怪怪,七月我們去加州玩的時候,發現加州朋友跟曦曦同齡的孩子,都很會閱讀了,曦曦只是認幾個大字,明顯差人家一大截,八月媽媽暑期班英文閱讀有稍微加強 (擇篇記錄),但應該沒有這麼神奇.估計這反映的是城鄉差距,牛後變雞首啊!
人際方面,慢慢有好朋友,當然,公立學校什麼人都有,也會有同學欺負她 (據曦曦自己說,以前私立學校,只會有小朋友上課不乖乖聽,但是不會有人欺負她),曦曦班上有個小男生常常喜歡嘲笑她個子矮小,曦曦目前是不理他,但媽媽交代也要適當回應 (”Yes, I am shorter than you. You are right! But I am a kind person and I do not make fun of other people. Are you being nice and kind? I am short but I am kind. You are tall but you are???” -- 這回應也是為了那個小男生好!)
另外有一個小男生喜歡亂吐口水吐到她臉上,或搔她肚子癢,曦曦說通常她嚴厲叫他 stop, 他會 stop, 但這個有肢體接觸,如果再繼續發生,媽媽要跟老師打小報告了.
好在曦曦心理健康,這些被欺負的事她都很正面看待,覺得是別人的問題,沒什麼好介意的,甚至老師請她指導欺負的小朋友數學,她也不計前嫌,認真的當小老師.
另外,班上三不五時發什麼小禮物獎勵,曦曦回家會全數繳回禮物箱充公,所以有一次她拿到一枝 pink 的鉛筆,有一個拿到綠色鉛筆的小女生下課想跟她換,她也欣然同意.
曦曦雖然有有些個性讓媽媽抓狂,但也這些方面倒是媽媽非常喜歡的,她不會喜歡 fancy 的東西,對她來講很多東西只要可以用就好了,所以她不會喜歡漂亮鉛筆,她學才藝的包包也都是我 conference 送的包包;這些各種情況下會拿到的小玩具,她通常都慷慨全數充公,留著萬聖節發出去.
姊姊課後
數學因為外婆暑假離開前教完台灣三下的數學了,媽媽覺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很自然的就覺得應該要繼續教四年級的.
曦曦在英文可能是雞首,中文應該就是牛首了,現在學到台灣三上,開學後中文要每天有進度,媽媽得非常努力,加油!
英文本來想全部交給學校的,但學校要求每天家長要陪讀英文,還要記錄,所以每天還是得撥十五二十分鐘唸英文.
學校一週發一次作業,無敵簡單,為了讓寫這個作業不浪費時間,這週我讓曦曦帶弟弟寫 (弟弟回答,姊姊寫上答案),效果不錯.
曦曦其他課後活動就是小提琴,跳舞 (她自己非常想繼續學,把拔持續非常反對她學),還有教會的 Awana, 都是一週一次,除了跳舞,其他都要花時間在家練習溫習 or 預習.
弟弟上學
全班不是不會講英文,就是低收入戶的孩子,媽媽去過班上一次,老師很多時候在管孩子的行為(一種是聽不懂 instruction, 一種是聽懂但不願意 follow), 所以呢,媽媽覺得弟弟去上學,就是每天去聽聽英文!
媽媽有空的話,一星期也去接阿弟一次.
阿弟愛撒嬌,外公去接最後總是要爬到外公身上
(忘了說,他早上都是爸爸沿路抱著送去上學的;只有媽媽我堅持不抱)
弟弟課後
外公會陪阿弟看書,但從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五點,也會有變不出花樣的時候,所以難免也會把阿弟丟給 iPad, 媽媽再想辦法.
阿弟不像曦曦這麼乖乖學習 (曦曦四歲時已經很認真了!),很難搞定,要有系統地教他,實在很難,媽媽現在就是盡量讓他每天吃早餐時複習幾個漢字,他的數學英文媽媽我呈現放手的狀態,不過最近出現曙光,就是曦曦有在著手承辦阿弟的課後學習的跡象!! 所以媽媽我決定就完全交給曦曦了!
曦曦出給阿弟的作業,相當多元,另外專篇記錄
曦曦給阿弟出作業的冊子!曦啊!阿弟的學習就交給妳了!
週末
剛搬來這裡的時候覺得小地方沒活動生活會很悶,不過等孩子上學了,好像也沒機會沒力氣每個週末有什麼特殊娛樂活動參加,所以沒差.
星期六早上去做木工圖書館然後去買菜,下午回來念著書,可以的話,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餐 (所以為什麼我改成星期六不運動);星期天早上去教會,然後教新的唐詩,練琴,下午上 Awana, 一個週末也就這麼過去了.
生活很簡單,很滿足.
不順心的事就禱告禱告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