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一直有個不敢成文的期許,就是每週可以有一天早上五點起床不是工作,而是整理孩子的照片,然後兩週可以有一篇成長記錄.
啊啦,顯然要再努力+不可以生病才可以達成!
照片我應該二月初就挑好傳好了,結果二月重感冒兩個多星期,早上五點連爬都爬不起來,然後接下來升等忙翻天,就讓記錄空白一個月.
日光節約少一個小時的早晨,失眠+再一週就要交升等報告的媽決定坐在電腦前有始有終 -- 希望還記得當初選這些圖是什麼意思!
最近一兩年家裡小朋友最常玩的玩具就是 Lego (其他的玩具可以束之高閣,讓怕亂的媽我真感恩).
還記得當年如何仔細研究曦曦有沒有對稱的概念,轉眼間,她變成走火入魔的對稱控,每天下午念完書不是畫圖就是窩在在客廳一角的小桌子前像做手工一樣地搞她的對稱樂高,情人眼裏出曦施,她的樂高作品常常讓媽驚豔!
曦曦做的樂高常是無題.
但幾乎一定百分之百對稱.
從不同的角度看,有時覺得挺複雜的.
有時也有簡單的對稱美.
這個好像是耶誕節的應景作品(她應該是無意識不小心應景到).
圖中間的腳白色和紅色的部分樂高還轉了向.
這個作品是對角線對稱.媽媽覺得是比左右對稱複雜的.
單看這個側邊是不對稱的,但跟對面的邊是對角對稱的.
這個作品主要是上下+左右對稱,但也有一些簡單的對角對稱 (上面的綠黃黑和下面的黑黃綠).
側邊看,中間那個黑水管實在不理解是什麼意思.
這個有一點像紀念碑.
拱門 (媽媽自己來幫作品下個題).
因為弟弟也有變對稱控的趨勢,有時得照片有照到人才知道是誰的作品.
這個階梯有一點複雜,整個結構讓媽媽想到”陵寢“.
方向盤不見得只可以做車子,也可以是對稱的一部份.
簡單的平面對稱大集錦,輪胎不做車,也可以是對稱的素材(右).
門窗也可以來對稱.
樂高有一些很小的部分,曦曦常常拿來當點綴 (右邊那個拱門上面的部分和柱腳).
不知道是媽媽我沒耐心還是根本是已經沒有多少創造力殘存了,每次跟孩子坐下來玩樂高都覺得他們做得比我漂亮,乾脆不做了,只扮演助理的角色,幫忙拆或找他們指定要的形狀顏色.
偶爾曦曦配色上會要我給意見,不過都是二選一,我通常就(腦袋放空)隨機選.
上面這個就是一堆超小樂高配件弄出來的不知道什麼東西.
這個超大平面對稱我們 keep 了很久.
當了好久壁爐上和廁所裡的裝飾,不過我怎麼兩張照起來都沒有實際的好看.
鐘樓,立體結構的對稱.
有一陣子壁爐上都是孩子的樂高作品.
曦曦會要求跟作品合影.
角落這個同時有上下和左右的對稱.
機器人?
塔一枚.
這個作品媽媽覺得特別的是它是有一點懸空的.而且配色很現代.
這個作品媽媽我不知道該下什麼題,但我覺得精緻的地方是中間上面粉紅色和藍色的樂高是靠黃色那兩塊相連,所以不是完全密合;下面兩個左右灰色的原本是車輪胎的輪軸(輪胎拿掉了).
小塔又一枚,中間那個堅持塞進去的黃藍小碟 (跟其他部分顏色有搭)是讓對稱的作品活潑些嗎?
塔又一枚,曦曦特別喜歡用這些不是特別方整還有小巧的配件來組一個大一些的作品.
懸空結構又一枚.
紫色下面那兩個其實原本是車子的當風玻璃.
連工具都可以拿來對稱 -- 那個橘色的原本是拆樂高的工具.這件是媽媽覺得比較複雜的對角線對稱.
幫弟弟做的小飛機 (左)?不過綠色部分深淺不同,所以有可能是弟弟作品.弟弟也愛對稱,但對顏色不是那麼挑替.
又給媽媽我臨寢或是什麼紀念碑的感覺.
媽媽我一路仔細研究下來發現她好多都是中間高兩邊低的結構,難怪讓我有塔或紀念碑的感覺,我唯一能想到的是教堂結構給她的啟發.
這個作品又有剛剛看到用不同厚度樂高相疊造成有鏤空的部分.
做給弟弟的車車.
媽媽覺得有一點點綴過頭!
少數立體但不是前後+左右對稱的作品.
小山一枚,又出現喜歡的階梯和鏤空結構.
樂高板其實可以當畫布用,在上面做平面創作 (思路僵化的媽媽我一看到板子只想在上面蓋房子!)
用不規則樂高小配件作出的小巧作品!
因為孩子有滿坑滿谷的樂高作品,壁爐上放不下,加上壁爐超過嬌小的媽的一般視線高度,媽媽後來決定在空蕩蕩的客廳四壁上闢出一區請爸爸釘上一個樂哥展示架.
坐在客廳沙發上可以遠觀,也可以(到媽媽我準備放平檯鋼琴的一角)湊近欣賞.
這一陣子曦曦畫的圖也是一整個走火入魔的對稱.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也一直比較喜歡孩子畫抽象而不是具象的作品 (比較展現創造力而不是功力?)
這是媽媽我一個多月前週末早上四五點在餐廳照的 (孩子的成長記錄文真是浩大工程!)
直線的輻射對稱
曲線+形狀對稱.
來看一幅同時期極少數不對稱的作品,喘口氣!(但那個花包括葉子上的蟲是否也長得太正了??)
用泡棉貼的作品.
平面對稱應該相對比立體對稱容易些,但媽媽覺得這一幅特別的有兩處.一是五角對稱(配合中心的五花花瓣);二是對稱的基體(e.g., 有藍點的粉色圓,配上三個邊上粉點和中間一個粉點的藍色花)是比較複雜的,不像上一幅就是單體.
點綴過頭的車子??
歪了但也活潑些!
再來個同時期少數不對稱畫作喘口氣,這幅的重要性據曦曦說是她第一次認真嘗試看著東西照著畫,當時她幫阿弟畫一台阿弟心愛的黑車 (這個叫臨摹還是寫生?應該是素描?).
這幅的重要性是據曦曦說是她的第一幅畫側面臉的人.
一樣是同時期少數畫具象的東西,但是還是有濃濃的對稱元素在.
這是曦曦用 Trio 積木的作品.
情人媽媽我當然又是再度驚豔,尤其是這個愛心 (我又覺得我做不出這樣的作品)
燭台 (這個題是曦曦自己訂的了)!
放在房間當裝飾 - 家裡不用買什麼藝術品擺設,孩子的創作就夠媽媽我想破頭要放哪了!
這大概是媽媽我近年(if not 有生)寫過最仔細的藝術品鑑賞文了,報告完畢睡回籠覺去!